第八卷 秋风未动蝉先觉 第415章 33--是保护弱小还是保护强大!?
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物候第八卷 秋风未动蝉先觉 第415章 33--是保护弱小还是保护强大!?
(88106 www.88106.info)    在中国近代史上,

    侵略中国最狠最毒的有三个国家!

    一是英国、二是俄罗斯、三是日本……

    而前两个国家的侵略恶果至今还没有消除!!!

    既然我们能与英国和俄罗斯亲密相处;

    为什么独独要与日本龃龉怒目!!!???

    从目前国际局势看!

    “战国”的格局已经隐隐形成!!!

    合纵连横……

    奇正相生……

    是时候和日本搞好关系了!!!

    难道朋友不如敌人能撩勾起激情!!!???

    2018.8.3 晚

    附注:(下面两篇文章在我写作之后发表,但都和我一样,是对目前局势极其担忧和试探提出解决之道的!)

    1.

    写在美、欧、日创建新的共同市场之际——节选(文中可能引起“争议”的文字,予以删除!)

    2018-08-04 10:32:28 《钝角网》

    来源: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作者:华民

    美国、欧盟和日本开始创建新的共同市场,这个新的共同市场能否最终建成当然具有不确定性,但是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,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挡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演变趋势,很可能重新成为局外人。正如罗德里克在《全球化的悖论》中所说的那样——全球化还在继续,世界只是在寻找一种合适的全球化,而不是失控的全球化,以便走出全球化发展的悖论。

    面对美欧日的联合,我们应当如何应对?至少有以下几种看法,对于我们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是非常有害的!

    第一,美、欧、日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,他们不可能、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,建立这样一种新的共同市场。这种期待别人失败来让自己走向胜利的想法,是非常阿Q式的,在思维逻辑上,仍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权谋之术;

    第二,不管美欧日如何作为,都改变不了中国的国际地位。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消费市场,西方不会轻易放弃。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可能被替代。并由此得出结论,我们可以改变世界,但世界离不开我们,我们都在一条船上。这可以说是严重的误判!

    我们总喜欢讲“朋友是暂时的,利益是永恒的!”西方世界不会因为某种道义上的诉求,而轻易放弃中国市场,只要中国的市场对西方世界稍加开放,就没有化解不了的冲突!但从目前的情况看,西方世界为了“公平贸易”的道义,就是可以放弃中国市场!如果我们还要推出更为严厉的制裁西方在华企业的政策,那么恰好满足了美国等国政府所希望的外包回岸的政策目标。其结果很可能是成人之美,而不是损人利己。

    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确实举足轻重,但是,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弱点,即中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末端,具有很高的替代弹性,从而很容易通过两个渠道被替代:一是伴随着国内成本上升加工制造业会逐渐向境外转移;二是因为有新的竞争对手的加入而被替代。

    当然像越南和柬埔寨这样较小规模的经济体加入竞争,我们可以不必担心,但是今天有印度和南亚次大陆国家的相继加入,这就不能小觑了,因为他们的经济体量加总在一起足以构成对中国的替代,这也是决策层急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原因所在。

    根据以上各点,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美欧日的结盟可能对中国带来的冲击!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其实,发生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,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两次贸易冲击,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,中国经济一旦遭遇贸易冲击,产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。

   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减速,由此造成的增长缺口靠什么来弥补呢?不得已只能放出房地产这只“老虎”,来刺激竞经济增长,从而导致储蓄、投资和出口推动增长,演变为房地产与负债推动的经济增长(投资房地产不是一种投资行为,在本质上是一种负债行为,因为购房需要动用杠杆)。

    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后,中国再次面临贸易冲击,无奈之下,我们又放出基建这只“老虎”来刺激经济增长,填补由贸易冲击带来的增长缺口,其后果是不仅改变了产业结构(脱实向虚!普惠大众的经济结构,演变成为对少数人有利的经济结构!),而且还导致经济体制向着前改革时代回归。

    今天假如我们仍然坚持贸易战的立场,由此造成的贸易冲击之规模,将是前所未有的,真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方法与力量,来弥补贸易冲击留下的,巨大规模的增长缺口?所以,结论是明确的——只有按照***所说的:“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、与国际接轨!”才是正道。

    2.

    闹到这个地步,中美能否再回到从前?——节选(文中可能引起“争议”的文字,予以删除!)

    2018-08-05 10:36:26 《钝角网》

    来源:财经杂志作者:金焱(《财经》杂志美国特派记者)

    “以中国人的身份生活在美国,尤其在当下,有人说是自1971年基辛格访华以来,中美关系最差的时段生活在美国,会是怎样的体验?还有人搭理你吗?”

    这不是知乎上的问题,而是前几天我偶遇一个美国国务院的外交官朋友时,她毫无外交辞令地抛给我的问题。

    我非常认真地回想了一下,自中美有贸易战的由头以来,我的境遇还真是毫无变化:采访时没人会因为我是中国记者就断然拒绝。日常中,我的中国人身份也没有导致人们在态度和立场上的疏离或扭转。这是美国社会的成熟之处,他们理解我只是一个个体,只是一个新闻诠释者,和我是哪国人没关。

    我的回答让这个国务院的外交官稍显惊讶,尽管更为惊讶的人是我。我无法想象这样的问题出自于美国外交官之口。尽管她从来不和中国议题打交道,但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,中美关系走入低谷已不是停留在纸面上,也不仅限于政府和政府间的关系低迷,这种消极情绪已经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,以至于我的外交官朋友想当然地认为没人会搭理我了。

    中美关系曾经一度被美国学者描述得像一对充满了爱恨情仇的怨偶。1989年到2000年间的中美关系接近于同床异梦的夫妻;2001年到2008年间的中美关系,则像是学着管理婚姻的新人,为了婚姻共同体,双方携手打击恐怖主义,联手应对金融危机;美国甚至主动示爱,允许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。

    也许天下的爱情都有点“因为相遇太美而爱到心破碎”的意思,中美也不能免俗。

    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告诉我,在过去几年中,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从代际、制度、国会、经济和安全层面的全面转变。这个变化可以追溯到2012年,但不同的人群、不同问题的产生,其根源则可以回溯到2007年至2008年期间。这种转变现在已接近于百分百的完成,只是在官僚机构和智库中,尚遗存一些老人,他们的转变尚未如此有戏剧性。

    包道格进一步和我解释说,所谓代际态度的转变,是指美国年轻一代对中国的批评更为整齐划一;在制度层面,美国各政府部门、包括国家政府部门在内都已成为对中国强烈质疑的大本营;从国会的视角,中国在国会议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眼中,就像一个欠揍的男孩儿;在美国商界,支持中国的队伍急剧减少,更多的人加入了新涌起的批评大潮;国家安全官僚机构则已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中国人、中国学生、中国商人甚至华裔美国人的身上。

    这种态度的转变,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感同身受。前几天他随中国智库专家团访美,与美国智库同行交流。行程结束后他告诉我,华盛顿一行让他更觉得悲观。实地考察让他发现,反华情绪在美国很有群众基础,包括这些智库在内,不少人对中国的态度都非常消极,甚至“越了解中国,看法越消极!”——他们觉得中国和美国背道而行,中国不是市场经济,中国也不想真的开放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史剑道是我经常采访请教之人。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今年4月,中国提出“新一轮改革开放”时,我去采访他,本以为他会说,改革开放利好中国,利好世界,结果他无比沮丧地说:“我研究中国经济25年了,我都记不清已经听说过多少次中国要进入‘开放新阶段’之类的话了,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,中国总得要另一个新的开放阶段!?”

    史剑道对中国的沮丧之情正在美国智库中蔓延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如今网上大谈美国对中国“幻灭”了,谢淑丽强调说,没有人期待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急速转型,即刻民主化,但中国一直是在持续进步的,直到几年前这出现了反向行进的迹象。“我希望中国领导人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及时有所调整!”谢淑丽说。

    四年前我去请教的还有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帮办谢伟森,前两天我找到他时,他正在阿拉斯加。谢伟森对我还原了中美四年之变。他说,过去四年中,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有所增长,但美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也变得更强。四年的时间证明了所谓的“中国崛起,美国衰落!”是错误的。相反,过去四年中我们看到了“中国崛起,美国更强大!”

    虽然现在紧张局势已经出现,但谢伟森相信中国经济仍会持续增长,中国军力规模可能会变得非常强大。中国的国际角色、国际影响力也在继续增长。与此同时,美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积极成果,并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引领世界;美国的军费开支达到新高,新的军事战略、强者衡强的军事领导力,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领先军事大国的地位。

    中美对弈的局面是,两国都很强大,但两国在国家政策制订层面上都有弱点,都缺乏纠正机制,这导致未来两三年内发生冲突和紧张局势升级的可能性增大。这对中美,对整个世界来说,都可悲而危险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若要反思,John Pomfret对我说,中国那些所谓的“美国观察员”做得很糟!这背后原因很多,从“统一思想”、“专制”、“文化差异”,到赤裸裸的无知,不一而足!结果就是——中国真的没有看到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,而美国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警告他们的中国朋友,变化即将来临。

    中国的媒体在John Pomfret看来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!他说,中国驻美媒体总部设在纽约和华盛顿,并把所有时间花在智库上,而没有报道更广义的美国,所以也没能看到美国态度的逆转。中国媒体上太多的这个专家、那个教授的你说我说,却没有足够有趣的人和故事的报道,目光短浅、缺乏远见!这些合力造成了今天的局势!88106 www.88106.info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物候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物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物候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