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27章 鞑靼人的海防卫所
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88106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1640四海扬帆正文 第27章 鞑靼人的海防卫所
(88106 www.88106.info)    丁耀亢:“两位将军,出兵前还有两件事要办。第一,修建足够的住处。北风一起天寒地冻,岛上多南兵,我们必须在降温前给将士们修好御寒之所。第二,岛上居民打了一些水井,我们最好多打几口,再修些水池积蓄雨水。”

    北方不比南方。南方岛屿搭些草棚、竹棚就能住人,对建筑规格要求比较低,大部分沿海明军就是这样解决了住宿问题。北方就不成了,住所对御寒要求很高。

    “中丞,我给你留1300人,只能辛苦你了,剩下的士兵必须出击。我们第一波进攻最有力,鞑子也最没防备,不能再拖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好吧,你们计划打哪个县?”

    张鹏飞冷笑一声,“打县城太便宜鞑子了,我直接打登州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哦呵呵呵。”顾容笑得非常开心,一点也不意外。

    北中国沿海,江淮之间海外有5条沙,海潮甚急,大船和尖底战船难以接近,过长江口就得向东开一天再北上,以避开水下沙坝。

    天津口外也是沙线分歧,这些水下泥沙每年都在变动,只有最熟悉海径的水手才能引水,曲折入港。而且大沽口外20里有一道拦港沙,大船和尖底战船难以接近。

    在这两处登陆要冒很大风险,没有蒸汽动力船,风帆船在这些曲折的航道中行驶很困难,一阵乱流风就可能把战船拍死在沙坝上。

    鞑靼人的生命线是大运河,淮安清江埔和天津是运河最重要的节点。鞑靼人可以在闽浙地区攒出4,500艘战船,在关系帝都安危的渤海黄海却只留下20几艘船。就是因为江北和天津的水下沙坝是鞑靼人最好的海防设施。

    北中国只有山东半岛、辽东半岛无大河淤积的泥沙,海岸便于登陆,而攻击辽东半岛经济效益明显不如山东。

    巴纳比很快就知道张鹏飞的决定,他有7艘船,船长会议也就是7名成员。

    疤脸罗杰斯用匕首敲敲桌子,吸引船长们的注意力。

    “中国人是不是疯了?我听说登州是北中国最主要的要塞。”

    巴纳比桀桀笑了几声,“疯子好,我喜欢疯子的计划。”

    “首领你是认真的吗?”

    “认真不认真不重要,亲爱的罗杰斯。我只知道登州是山东半岛北面最有钱的城市,而钱是最重要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首领。”

    “罗杰斯,除非抢到西班牙宝船,不然我们海上抢船能搞几个钱?想想看,打下一座城市,会有多少钱在向你招收?”

    “难道我们不应该先派人摸清楚那座要塞的兵力布防情况再攻击吗?”

    “我亲爱的兄弟,张曾是那座城市的指挥官之一,他了解要塞的每一处设施。”

    “可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,只有上帝才知道期间发生了多少变化。”

    “恩,我承认你说的没错。不过我还是决定与他们一起出击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因为我是比你更成功的船长,直觉告诉我,我们一定能赢。”

    “****”

    巴纳比看着其他的船长,“我话讲完,谁赞成,谁反对?”

    “赞成”“赞成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船长会议通过。

    巴纳比咧嘴一笑,扭头对罗杰斯说道,“亲爱的罗杰斯船长,你的船留守营地,我们得在这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,所以你得把家给安顿好。”

    “******”

    抗议是没用的,罗杰斯的双桅船和各船留守人员共140人看家,巴纳比率580人加入张鹏飞出征的船队。

    为简化指挥结构,张鹏飞留下全部朝鲜兵和900明军,再给守军留下17条战船。

    其余3600官兵乘坐50艘战船驶出海洋岛。

    张鹏飞敢打登州坚城,当然有他的理由。

    鞑靼人建威消防,选取天下要害城市部署绿营兵。

    登莱3营陆师由鞑靼人在1644年设立,编制很大,三营相加兵额近万。这是继承了明朝登莱镇、登莱巡抚的历史传统。

    山东绿营兵在鞑靼人南下中立下汗马功劳,临清、沂州两镇绿营死死压住了当时驻守在淮西的南明刘泽清镇,直到最后收降数万明军。柯永盛率领的绿营临清镇甚至向南一直打到赣州,夺下了对后来局势发展影响深远的要塞。

    绿营分散驻扎在各个汛地,弹压地方。绿营不仅是野战部队,那只是绿营诸多属性中的一个小方面。更多时候,绿营兵是维持治安的警察、整修河道的杂役、做点小生意的商人。

    每逢战事,皇帝老儿发下出征行装银,从各个汛地抽兵,这里抽4,5个兵,那里抽7,8条枪,凑个2,3千兵,这就是大军了。

    山东绿营在鞑靼人进攻南方的战事中经常被抽,尤其以运河沿线战斗力略强的部队为主。这样在军饷分配、战后补充上,山东巡抚、总兵们肯定优先考虑西面的野战部队。

    登莱三营长期拿不到足额军饷,生活很苦,病亡逃亡也得不到补充。登莱巡抚被裁撤后,沿海绿营兵没了帮他们说话的人,生活就更苦了。

    绿营战兵足额拿饷,一年也只有24两银粮的收入,这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温饱,他还要从这些收入里面拿钱出来购买军服、火药应付日常训练,完全不够花。

    登莱这3个营剩下的兵力不足1644年设定兵额的一半,只剩下3,4000人。就是这点兵,还要分散驻扎在大半个胶东半岛的汛地上,这个烟墩两三个兵,那个所城二三十个兵。

    这肯定不够,所以山东维持面上的海防依然要靠卫所。

    明朝后期有2大毒瘤,宗室和卫所,所谓文官士绅与这俩世袭贵族相比,根本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明朝在卫所世袭军官身上消耗了无数社会资源。

    卫所世袭军官家族既有人继承军职,也有人考科举做文官,同时掌握地方文武大权,形成一个可怕的卫所士绅体系,这些卫所军官家族优免徭役不纳田赋,山东更是全免徭役。

    如山东成山卫,这个最小的卫竟然有高达17个世袭指挥。

    朱元璋设立卫所时说的养兵百万,不耗百姓一文那是彻头彻尾的扯淡。

    边疆地区有分地的空间,但内地、沿海卫所只有很少的地能用于耕作,卫所从一开始就依靠地方截留银粮养兵。

    百姓何辜?哪里养得起那么多贵族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朱棣留给后人的卫所军户既是明朝的统治基础,也是灭亡明朝的根本原因。

    明朝后期既要维持镇戍制下的野战部队,也要维持卫所世袭军户,这是不可能做到的。

    崇祯帝大约是看明白了这个问题,历代明皇,也只有崇祯有胆子对卫所特权开刀,某期进士,他未录一个军户,但他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。

    鞑靼人入关,他们不用背负明朝的包袱。但卫所积重难返,改起来很复杂。

    鞑靼人整理全国卫所大体原则为取消卫所军事功能,军户改屯丁,世官改流官,军户小兵成为佃农,不再是世袭军官的农奴,如民户一般纳粮征税。原本供养卫所的地方截留银粮上缴中央,只此一项,就给鞑靼朝廷带去1000万两的中央财政收入。

    鞑靼人考虑到实际困难,所以在顺治初年整理改革全国大部分卫所后,依然保留了山东海防卫所部分军事功能。威海、成山、大嵩、靖海、灵山、鳌山六卫仍然像在明朝一般享有特权,不纳税不服徭役,录取生员、举人名额比民户更多。

    鞑靼人后来也想把卫所全撤空,但阻力太大,撤不动。

    山东文武,半个省的士绅全反对撤卫所。

    军户考科举有优待,卫所士绅自然在地方有很强的话语权。(最后终结卫所的是雍正那个愣头青,他下决心用杀头相威胁,才把山东沿海六卫撤干净,军户改平民,照常纳税。)

    当年明军水师黄蜚率领登州数万军民泛海南下,撤空了登州城,但他不可能撤空胶东地区所有军户。这些剩下的军户成为鞑靼人在山东海防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   用鞑靼军官的话说,边海屯民与州县相隔较远,与卫官亲近,偶有汛防不及之处,卫官传呼,屯民立应,大有益于海疆。以绿营汛兵为核心,有事命卫所守备千总召集屯丁民壮上城固守或是协助缉捕,这确实是不错的做法,但这只能应付小规模的海盗侵袭。

    鞑靼人此时尚未在全国修建澳门式海防炮台,海防设施依然是明军遗留下来的那些工事。鞑靼人在登莱二府沿海6卫一共有100座炮台,这些炮台全是在卫所烟墩基础上略加改建而成,并非永久式的炮台工事。

    所谓炮台不过一个三层高的夯土堆,墩台下有3间营房,顶上有间挡雨的木制茅草亭。

    按编制,每座烟墩炮台需要5名绿营兵驻守。这种海防设施就是做样子给不懂行的上官看的,因为军饷不足,墩台平时只有1,2个兵看门,营房是空的,无人驻守。如果有上官来巡查,才会派人去做做样子。

    88106 www.88106.info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最新网址:www.88106.info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1640四海扬帆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1640四海扬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1640四海扬帆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